文章来源:维也纳声学 时间:2024-09-23
维也纳声学 郎宇福
一、项目概况
本学术报告厅为博物馆配套中型学术报告厅,主要用于学术会议报告使用,该报告厅面积约为300㎡,容积约为1500m³,座位282人,每座容积约为5.3m³/人。
中型学术报告厅效果图
中型报告厅平面图
二、主要参考标准
(1)《剧院、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 GB/T50356-2005
(2)《剧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10
(3)《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4)《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2010
(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
三、项目分析
根据中型学术报告厅使用功能及其规模可确定厅内声学的音质参量指标,并作为声学设计。中型学术报告厅需具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报告厅内需要使用电声,要防止话筒啸叫问题,并且厅内用具有较低的背景噪声,不能回声、颤动回声等音质缺陷,因此可采用强吸声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混响时间:根据《剧院、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 GB/T50356-2005规定,会堂、报告厅和多用途礼堂室内最佳混响时间范围如下图所示。
本中型学术报告厅容积约1500m³,根据上图确定中频(500Hz-1000Hz)混响时间0.8±0.1s,其余各频段混响时间相对于中频(500-1000Hz)的比值如下表所示,允许低频混响时间稍长,高频混响时间稍短,整体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曲线平直,且各频率的混响时间允许有10%的误差。
表1
频率(Hz) | 各频段混响时间相对于中频(500Hz-1000Hz)的比值 |
125 | 1.0-1.3 |
250 | 1.0-1.15 |
2000 | 0.9-1.0 |
4000 | 0.8-1.0 |
声场分布指标:在自然声源的条件下,厅内声场不均匀度应≤±4dB,即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8dB。
背景噪声:当采用自然声时,中型学术报告厅室内背景噪声满足NR-30,当采用扩声系统时,背景噪声可稍高一些,可达到NR-35,下表2为噪声评价NR值对应的各倍频带声压级(dB)。
表2
NR-35 | 倍频带中心频率(Hz) | ||||||||
31.5 | 63 | 125 | 250 | 500 | 1000 | 2000 | 4000 | 8000 | |
NR-25 | 72 | 55 | 43 | 35 | 29 | 25 | 21 | 19 | 18 |
NR-30 | 76 | 59 | 48 | 39 | 34 | 30 | 26 | 25 | 23 |
NR-35 | 79 | 63 | 52 | 44 | 38 | 35 | 32 | 30 | 28 |
NR-40 | 82 | 67 | 56 | 49 | 43 | 40 | 37 | 35 | 33 |
NR-45 | 86 | 71 | 61 | 53 | 48 | 45 | 42 | 40 | 38 |
大报告厅内语言清晰度应达到报告厅内音质明亮、亲切的程度,厅内应具有一定的侧向声能,使报告厅具有环绕感。学术报告厅内要求无明显的音质缺陷,如回声、颤动回声和声场不均匀等。
四、建声意见
中型学术报告厅用于会议、报告使用,混响时间要求偏短,根据上述对该项目的分析和建声指标确定,报告厅内采用强吸声处理,具体建声处理措施如下:
1、墙面
舞台侧墙采用硅藻泥(仿清水混凝土),装饰位置如下图所示;舞台后墙采用50mm厚吸声软包,空腔100mm,平均吸声系数不小于0.85,吸声软包装饰位置如下图所示。
观众厅后墙采用25mm+25mm厚强化复合吸声软包,平均吸声系数不小于0.8,材料安装位置如下图所示。
观众厅部分侧墙采用50mm*150mm铝方通,间隔50mm安装,间隔处内填吸声聚酯纤维板;剩余部分观众厅侧墙,为防冲击,安装25mm厚强化吸声软包板,125mm空腔,墙面平均吸声系数≥0.7,材料安装位置如下图所示。
2、天花
舞台和观众厅天花采用平均吸声系数≥0.5的聚砂无缝吸声板(表面采用AGG透声涂层),
造型平贴安装,安装节点方式由专业厂家深化提供,材料安装位置如下图所示。
3、地面
地面采用浮筑结构(20mm减振垫,50mm*50mm方管布置),材料安装方式由专业厂家提供。
4、其他
中型学术报告厅所有门均采用隔声门,其隔声量不得小于40dB,安装时注意对门缝四周的密封处理。途径中型学术报告厅的管道需减振吊装。
为避免座椅下送风时,噪声由静压箱传入报告厅,故静压箱内需安装密胺海棉(容重为8kg/m³)降低噪声,控制室内背景噪声。空调通风系统布置方式需说明,如空调开启时,送回风口噪声大,必要时安装消声器,防止由这一部分造成的噪声干扰。
一、混响时间估算
中型学术报告厅混响时间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计算结果为中频500Hz混响时间为0.74s,满足设计指标(0.8±0.1)s。
六、工程效果
从效果图来看,声学设计与装饰设计相融合较为容易,本着以工程最终效果为重点的态度,设计/顾问团队谨慎的给出了建声建议。与大学术报告厅相同,在进行混响时间估算时,我们给出了在设计允许范围内较低的混响时间值,主要解决可能因施工带来的混响时间超出混响时间设计值范围的问题。
该报告厅完工后,厅内混响时间测试值与设计值相符(混响时间测试数据见下表),该项目中报告厅内声场均匀度较高,其余建声参数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中型学术报告厅混响时间测试数据
声学材料和声学设计咨询
Emall:kefu@ocen.cn Tel:18601182613 18500995690